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品鉴赏 > 新能源 >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诸难题待解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20 日期:2014-01-03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废旧汽车带来的安全、环保和资源问题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为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政府也积极从政策的层面谋求突破。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其中,相关政策上的不完善和缺乏持续性可谓首当其冲。

20140103报废汽车.jpg

大量应该报废的车辆,仍在“超期服役”

据了解,早在2009年,财政部和商务部就曾联合发布《汽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规定四类汽车可享以旧换新补贴,金额从 3000元到 6000 元不等。2009 年通过以旧换新下拨的补贴资金仅为 2 亿元,预计享受到补贴标准的车辆总数不超过 6 万辆。2010 年政策加码,全国共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 45.9 万辆,发放补贴资金 64.1 亿元,拉动新车消费 496 亿元。

伴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效应的释放,我国报废汽车的回收量在2010年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实际回收汽车达到 147.87 万辆,比 2009 年增加 108.8%。

但此后,相关部门又分别在2011 年、2012 年、2013 年,对老旧汽车报废补贴资金的发放范围及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更新。这使得补贴范围和力的逐年缩小。政策效应的减弱,也让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难以持续从政策中得到发展助力。据悉,2011 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量比 2010 年下降超过 22%,2012 年报废汽车回收量与 2011 年基本持平,但由于汽车报废量的增加,报废汽车回收量的比例继续下滑。

而报废汽车回收量比例的偏低,导致大量报废汽车没有流入报废汽车拆解企业,造成这些企业“无米下锅”,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遭遇到窘境。

同时,增值税优惠的取消也进一步加剧了报废回收拆解企业的的负担。据悉,由于增值税是上下游相扣的链条型税种,再生资源增值税优惠政策使得整个增值税制链条设计中形成漏洞,致使一些地区出现虚开发票、骗取退税事件。种种弊端导致增值税退税这一优惠政策在 2011 年被终结。此后,由于回收拆解企业无法获取进项抵扣发票,企业只能按照 17%全额缴纳增值税,负担过重。

其次,回收渠道的不规范,还导致报废汽车流失严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受到利益的驱动,大量应报废汽车被不法分子高价收购后流入黑市,转卖到边远地区,对正规的回收拆解企业造成很大冲击,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造成环境污染。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报废汽车每年实际回收量不到汽车保有量的 1%,远低于发达国家 5-7%的水平。

再者,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基础薄弱、规模小,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环保、资源利用水平低,散、乱、差的基本状况仍未改变。特别是受非法回收拆解不正当竞争、税负过重、钢材价格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企业回收车辆少,基本处于微利或保本经营状态,导致企业发展资金严重短缺,行业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行业的发展面临种种难题的困扰,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前景却相当广阔。”分析人士预计,到2015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达到 1.5 亿辆,2020 年将超过 2 亿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庞大,报废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加,未来几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