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品鉴赏 > 新能源 >
有钱任性!从手机到电视再到汽车,董明珠还要“折腾”?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40 日期:2016-06-12
  第一物流全媒体6月12日讯(微信:cn156news)

  在中国电器市场上,有这样一个高调的存在——董明珠和她所在的格力公司。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成立于1991年的格力电器,可说是目前全球最大,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


董明珠展示格力手机

  而董明珠作为这样一家世界知名企业的董事长,也是曝光率极高的一位企业家。不管是质疑“美的一晚一度电’广告,还是与小米雷军10亿豪赌,她从来都是中国商界的话题女王。

  并且,值得关注的是,董明珠和格力近年一直惊人之举不断。今天,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小编就把目光对准格力,因为他们又有大动作了。

  新能源汽车前景好,格力岂能视若无睹?


新能源汽车市场吸引到了格力这个电器大佬

  这两天,小编被朋友圈里关于董明珠和格力的一则消息刷爆了。不是别的,正是这位大咖和她所在的格力要造电动汽车了。

  我们知道,前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便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仅以今年1-4月纯电动汽车来说,其产销便分别完成了70552辆和66444辆,同比增长165.3%和171.2%。

  而且,当国家机关采购公务车新能源车比例应达一半的规定出台,科技部部长万钢公开表态力争要把电动汽车成本降低一半,各地陆续推出各类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后,我们可以认定:电动汽车的发展大有可为,这也难怪像格力这类电器企业也投入其中了。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格力已经展开行动!


在全球电器市场上格力是个“狠角色”

  有的人,说的比唱的好听,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但对董明珠和格力来讲,却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不管最终效果如何他们的动作每次都很迅速。

  据了解,董明珠此前就已对外透露,格力计划收购新能源企业,开始自己的造车之旅。而在一些媒体的最新爆料中,格力已经将之付诸行动:在近期举行的格力公司股东大会上,关于造车计划已经正式得到确认。

  具体来讲,格力电器官宣称:即将收购银隆新能源公司。而据报道,这家公司是国内一家小型电动乘用车制造商,之前生产锂离子电池,后来生产电动客车,截止今年1月其已销售这类车型3189辆。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格力要成为汽车制造商了。

  疯狂格力不停跨界,此次押宝成败难言!


跨界不是你想跨,想跨就能跨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大势面前,格力选择投入电动汽车生产制造领域无可厚非。但正如此前高调做电视、手机时的情形一样,还是有人担心这次董明珠的豪赌怕是仍难如愿。

  虽说格力的广告语是掌握核心科技,但与空调这类家用电器,以及后来格力先后涉及的智能电视、手机业务不同,汽车是一个相对而言技术门槛更高的领域。即便是电动汽车,也不是装上电机就能跑在路上,畅行无阻的。

  加之,国家现有的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会逐年退出,更多先格力一步杀入该市场的乐视、百度这类互联网企业早已捷足先登,再有国内汽车企业哪有“省油的灯”,市场好起来后,他们的虎视眈眈必化作更为凶猛力量抢占仍不算多的新能源车蛋糕。格力赢的几率实在有限。

  5年2千亿压力巨大,会否重蹈手机覆辙?


成败得失很多时候就在一瞬之间

  其实,对格力这家企业稍有留意就会发现,这两年他们的步子实在迈的有点大。且不说“董小姐”亲自为自家手机代言引来无数网友吐槽,单这不同业务间的跨越就超出不少人预料。

  那么,为何格力要如此“折腾”呢?其实,这可能也和其定下的战略目标以及一些业务布局出现不理想局面有关。2015年年末的时候,格力“写”下了“5年2000亿元”的发展目标,所以,或许单纯为了实现它,董明珠和格力才在这两年如此高调。

  但这样的高调,不管是跨界电商还是进军汽车市场,有的令人为之振奋,有的则是有些莫名。就以手机业务来说,定位国产高端机后,喊出5000万部销量目标的格力,已经被消费者的选择狠打了耳光。所以,五年目标当前,格力造车成功与否,首先还得吸取手机业务的教训。

  中国经济经历了此前的高速增长,如今已经进入了调整期,这阶段里,更加注重质的变化。汽车产业同样如此。

  面对格力这些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新力量,我们的车企又该如何应对?答案是取人所长补己之短。

  格力能把空调做成全球第一,必有可学习之处,但其在手机等业务的尝试虽勇气可嘉,但效果不佳,则也在警醒我们的车企不可盲目跨界。

  当然,市场总是瞬息万变,未来如何难以断言,在更多领域的企业杀入汽车市场之后,我们的车企唯有审时度势、步步为营才能谋划长远。

  (根据互联网络公开信息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