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雾霾的物质包括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主的气态污染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汽车尾气是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大户,尤其是重型柴油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占到汽车尾气排放的一半左右。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是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运输建筑垃圾的渣土车是形成道路交通扬尘的主要因素。近日,北京市出台两项相关政策,综合整治雾霾天气。
外地货车入京受限范围进一步扩大
3月25日,北京市质监局审定通过《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自7月1日起,北京市内行驶的所有渣土运输车辆必须符合要求规定,不合规渣土车将面临更严格查处。
据悉,符合规定的新型渣土车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北斗定位,时速不会超过30公里,一旦超速或没有密闭,将被车载电脑自动控制减速。第二是全密闭货箱,货箱棚部盖可以自动开合。第三是实现远程监控,后台监控平台对车辆实施定位。这三点要求对治理渣土车超速行驶激起扬尘,遗撒废弃物将起到根治作用。
3月27日,北京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对部分机动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
《通告》指出,每天6时至23时,本市载货汽车的禁行范围由四环路(含)以内道路扩大为五环路(不含)以内道路。五环路主路禁止核定载重量8吨以上载货汽车通行的时间,也由每天6时至22时调整为每天6时至23时。而每天6时至24时,外省、区、市载货汽车的禁行范围由五环路以内道路扩大为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
同时,黄标车禁行范围在六环路(含)以内道路的基础上,增加远郊区县城关镇主要道路,且自2015年1月1日起,禁止外省、区、市黄标车进入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此外,本市黄标车的尾气排放检测由半年一次缩短为3个月一次。
雾霾天气的加重,促使政府出台更严厉的政策、更具备针对性的政策来治理污染源。此次,北京市接连出台两项针对雾霾天气的政策,表明政府治霾的决心和信心。
而不同于以往的“组合拳”治理举措,一方面可通过限制部分重型载货车进京范围,起到缓解载货车污染排放的目的;另一方面,则可通过严格监督黄标车尾气排放,使尾气中发出刺鼻油烟味的黄标车逐渐减少。相信这种治理方式,将为改善空气质量带来新希望,也值得其他备受雾霾等环境问题困扰的城市借鉴、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