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用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无疑要属“柴油车国Ⅳ排放标准自明年元旦起全面正式实施”。而且,与之前预期“国Ⅳ将会陆续在国内各大城市实施”以及“重型柴油车将先行一步实行国Ⅳ”的判断不同,本次针对国Ⅳ执行的政策力度很强。其不止要求全国范围在2015年年初统一实行国Ⅳ排放标准,更将包括重卡、轻卡等产品在内的柴油车“一网打尽”。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是非常重视该政策的“落地”,在日前召开的5月份信息会上,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为了切实实行国Ⅳ,国内主要载货车生产企业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准备工作;中汽协也正在积极组织国内主要的柴油车生产企业,认真贯彻实施国Ⅳ排放法规,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中汽协认为,有关部门能够明确排放标准全面切换与燃油切换时间保持一致,并提前8个月对外公布,有利于标准的具体施行。针对标准推进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待解决和完善的环境问题,中汽协则提出了三点意见:
首先,只有油车同步才符合治理大气污染的需要。董扬指出,要想实现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对燃油进行同步升级是先决条件。然而,在我国以往排放标准升级过程中,曾因油车不同步、一致性监管不够、企业自律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扰乱了行业健康发展秩序,损害了用户基本权益。国Ⅳ排放标准的施行,理应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全国范围“国Ⅲ”车用柴油尚未全面到位,同样需要重视。中汽协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已全部提供“国Ⅲ”柴油,但有一半左右的加油站提供的是普通柴油,而非车用柴油,至于“国Ⅳ”车用柴油的供应率却仅为9.7%。所以,就现阶段而言,一些有条件的区域率先实施“国Ⅳ”排放标准,是利于稳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
再则,车用尿素供应体系尚未形成。为了实现“国Ⅳ”,国内重型柴油车采取的技术路线是SCR,这就离不开车用尿素。可是,根据中汽协调查显示,加油站没有专用加注设备,大型汽配市场或车企服务站中的桶装尿素供应率也刚超50%。所以,亟须加快尿素加注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尿素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并加强车辆使用阶段监管,确保用户规范加注尿素。
而针对国Ⅳ排放标准实行对国内商用车市场的影响,董扬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短期内注定会有一定的波及——它会带来购车成本的提升,会使新用户推迟购买,最初短暂时间内对市场下行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就长远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品升级势在必行,随着更多老旧车辆和黄标车的更新换代,国Ⅳ车的走势有望回升、趋稳。